首页 部门简介 规章制度 校长信箱 师大首页 关于本站

师大新闻 图片新闻 视频在线 经典著作 理论园地 媒体聚焦
校报在线 研究中心 部门职责 规章制度 关于本站 教育视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师大人物>>师大历史人物
师大人物
 
图书馆学的开拓和践... 11-10
著名历史学家——孙... 11-10
民乐圣手——陈振铎 11-10
著名花鸟画家——孙... 11-10
著名音乐学的开拓者... 11-10
著名戏剧艺术家——... 11-10
文坛才女——冯沅君 11-10
省立十七中时期的体... 11-10
老教授——王森然 11-10
寂寞大师——顾随 11-10
著名逻辑学家——温... 11-10
师范教育学家的终身... 11-10
为真理而献身的烈士... 11-10
西北高等师范教育的... 11-10
人民音乐家——丁善... 11-10
鲁迅精神的传人——... 11-10



鲁迅精神的传人——李何林


 

李何林先生

    李何林生于1904年1月31日,安徽霍邱人,曾求学于安徽省立第三师范学校,与李霁野同岁,又是老乡、同学。受五四运动的影响,李何林阅读了大量的关于共产主义的书刊,与李霁野、韦素园、韦丛芜等结成了志同道合的同志。大革命时期,李何林投笔从戎,参加了国民革命军,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参加了著名的“八一”南昌起义。大革命失败后,李何林回到故乡,与同乡王冶秋一起参加了中共霍邱县委组织的“文字暴动”。暴动失败后,受到反动派通缉的李何林逃到北京,到鲁迅主持的“未名社”工作,“未名社”的5名工作人员中,有4人是李何林的同乡、同学和好朋友(指李霁野、韦素园、韦丛芜和台静农,另外一位曹靖华是河南人),从此,李何林就与中国文学,与鲁迅研究结下了不解之缘。

    1929年,李何林编著了《中国文艺论战》和《鲁迅论》(1930年出版),开始了他的鲁迅研究的治学道路,也开始使用笔名李何林,在这之前,他曾使用过李延寿、李振发、李昨飞、李竹年等名字。也就在这一年,“未名社”被查封,李霁野等人被捕,李何林逃出北京,来到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任教。当时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刚成立,设立国文、家政两个系,李何林成为我校中文系历史上最早的教师之一。

    在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李何林继续着他的鲁迅研究,并且向学生传播鲁迅的作品和精神,是我校历史上最早的鲁迅思想传播者。

    从编著《鲁迅论》开始,李何林将自己的毕生精力都投入到对鲁迅精神的研究和传播上。五四时期,李何林还在安徽读师范,就非常关注当时的文艺论争,非常敬佩和服膺鲁迅先生的文学主张和伟大精神。后来,他带着革命的风尘和炮火的硝烟投身文学事业,非常敏锐地感觉到鲁迅先生文学作品中深刻的批判精神和进取意识。在编著《鲁迅论》时,他的着眼点就十分明确:“鲁迅和鲁迅的著作惹起近年来国内文艺界和思想界的广大的注意,是不可讳言的事;同时因注意而发表的对于鲁迅及其著作的意见或称批评的文字,是也颇不在少数的”,编辑这些文章,是为了“献给一般留心中国文艺界和思想界的朋友们”。显然,他已经把鲁迅不仅作为一个文学家,而且作为思想家来对待了。对此,张怀瑾教授有独到的见解:“何林同志的前半生和鲁迅的晚年正相衔接,在旧中国的社会熔炉中经受锤炼,应是属于同一文化圈中成长起来的革命知识分子,他本人即和鲁迅支持的‘未名社’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迈开了作为文化战士的第一步,客观条件使得他和鲁迅存在着许多共同语言,有可能做到灵犀相通,对研究鲁迅生平、文学活动,体察鲁迅精神的精髓似比他人仅从书面材抖去把握,占有更直接、更为深刻的有利条件。‘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鲁迅曾经历了由‘彷徨’到‘呐喊’的上下求索的人生历程,何林同志的一生,大抵也曾经经历了由彷徨到呐喊的人生历程。鲁迅曾经走过的道路,对于何林同志起了无可估量的先驱者的作用,所以他倾注心血,研究鲁迅,并且表现得过分的执著,数十年如一日,差不多耗去了毕生精力。作为一种对事业的追求,这也是一种韧性的战斗,是鲁迅那种崇高的献身精神在何林同志身上的又一次闪光,鲁迅精神的火炬传递到了何林同志这一代手中,真正能够执著地继续传递者,已经屈指可数,历史赋予了他以重任,他没有辜负历史的重托,不仅自己身体力行,而且培养了更多的新一代的专家学者,把光和热发挥到了他的极限,没有任何的迟疑和丝毫的保留,何林同志堪称传递鲁迅精神火炬的一代传人,完全可以当之无愧。”

      (摘自:河北师范大学校报      编辑:网络新闻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