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部门简介 规章制度 校长信箱 师大首页 关于本站

师大新闻 图片新闻 视频在线 经典著作 理论园地 媒体聚焦
校报在线 研究中心 部门职责 规章制度 关于本站 教育视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师大人物>>教师风采录
师大人物
 
为了心中那份爱——... 03-14
把爱挥洒在师大的课... 04-13
开栏的话 09-14
用画笔绘出生命的底... 03-23
空纳万境 澡雪精神-... 09-14
半坡太行写人生——... 09-28
风定自若看晚清——... 10-14
打开诗歌漂流瓶的人... 11-01
将量杯盛满年华——... 11-08
只愿教书到白头——... 11-25



空纳万境 澡雪精神------记河北师范大学副校长王长华教授

   
    不想直白地问及长华先生治学、问政的体会,因为我们已经清晰地看见他于喧嚣物欲之上、浮华功利之外执著前行的影像:穿行于华夏智慧的森林,孜孜以求一个民族灵魂的轨迹;汲取中华文明的滋养,殷殷以向一个民族思想的星空;他执著于传统文化品性的持守,在流光远远的文化长河里,濯洗着属于当代学人的庄严与尊贵……

    一直以来,先生勤奋不辍诠释着的角色调性显得层次丰盈:在诸子百家用色豪奢的思想画卷前,他是沉静理性的研读者;在莘莘学子上下求索的认知养成中,他是激情澎湃的引领者;在普罗大众祥和生活的强烈渴望里,他是不辱使命的吁请者;而在我看来用一种表述就足够涵括其上:他,王长华,一位极富感染力的学者!

    王长华,河北师范大学副校长,中国古代文学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指导教师,国家二级教授;河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河北省省管优秀专家;中国诗经学会会长,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副会长,河北省文学学会会长,河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九三学社河北省副主委,九三学社石家庄市主委,河北省政协常委,石家庄市政协副主席。

    治学:居于文化之高

    个体生命的文化雅量是在不断的感悟融通中循序累积的。

    1978年,22岁的王长华进入河北师范学院中文系就读。宣化这座素朴旷落的塞外小城就是他浸染国故艺文格致之学的起点。小城屏蔽着熙攘,却让学子们能在浩瀚的思想星空里与先哲仁人对话、与往圣贤者交锋。1982年留校任教的他,在学术精进的路上格外勤奋努力,未敢有丝毫的懈怠。在相继完成文学硕士与史学博士的修读后,他的学术视野更为深邃宽远,学术成果也更具彪炳的特质。

    如今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长华先生的众多研究成果在学界影响远播,引领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清新风气。

    在《学人的知识结构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他直指:理论的价值取决于它满足时代需要的程度,而要能够满足时代的需要,必须具备两个关键的条件:一是必须准确把握时代特点及其发展趋势,二是必须具有适应新时代以进行理论创造的多方面知识。前者表现为洞察时世的见识,后者表现为造就时世的能力,二者都同参与者的知识结构有关。因而他强调古代文学研究要“出经入史、流连百家”,追求深入地探索古代文学的源头,探索中华民族统一的文化精神。因为不了解源头,就无法理解他后来的走向;不把握统一的文化精神,就无处寻求它和时代的契合。正是基于这样的研究立场,他的学术作为就具有了积极的实践意义:如何能恪守宽广深厚的中和之道治学?如何使古代文学文化研究得以一个方面军的姿态参与壮丽的当代文明建设?如何能将我们把握世界的能力跃进到一个空前的阶段,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文明建设走向全面繁荣?这是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实现转型的破局之问,更是他一直追求的学术目标。

    他的治学风格是严谨而平实的。正如有学者评价其专著《诗论与子论》时所言:“作者出文入史,对《诗经》美学和先秦儒家美学思想与儒、道、墨、法诸家价值观念一一进行了深入探讨。史学的介入使诗论在灵秀中渗透出一定的实证色彩,而文学的参与又使子论在思辩中平添不少诗性的光芒。——其睿哲和机智使原本艰深的学术著作充满可读性”。
同样他的学术视野在《艰难的对话——〈诗经〉“史诗”与荷马史诗的比较》中表现出的宽泛深邃,也为比较文学研究树立了一个良好的范例。文章以循名责实为出发点,对荷马史诗和《诗经》“史诗”各自特征进行了透彻的研究,通过同与不同的审查和比较,去追问造成这种同名不同实结果的深层文化原因,并指出“文学研究中的攀比心态、争发明权心态是有碍文学研究发展的,是掩盖在理直气壮外表下的自卑和低下心态。”这样深刻犀利的观点中又有平和之气流贯其间,极具美学意味。

    长华先生的文风也深得儒家中和之美,凝重洗炼,深刻通达。他近年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文艺理论研究》、《光明日报》等核心期刊发表的80余篇专业论文以及出版的《春秋战国士人与政治》、《孔子答客问》、《诗论与子论》、《河北文学通史》等多部专著中,随处可见其学识融通中西,文思汪洋恣肆,气息浑然一脉,所呈现出的灵动鲜活的诗质意象令人叹服!

    他推崇学问的“经世致用”, 他的研究总是贴近社会生活,贴近社会文化发展的需求,以对事物规律及本质的研判,关照指导当下的实践。故此以《春秋战国士人与政治》、《余冠英的〈诗经〉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反思》、《河北文学通史》等为代表的10余项研究成果先后获得河北省优秀社科成果奖。经年汇聚的文化雅量使他的身上满溢着学者的骨气、豪情与使命感,这也正是他学问的真正支撑。

    授业:基于树人之责

    长华先生精研子学诗论,课堂上深刻的剖析,独到的见解,新颖的视角,洒脱的教风,使他成为学生心目中最具魅力的导师。学生谈到他的课时说:“先生的讲授,总能让人感受到一种大家的气势,犀利透彻、意涵深远。”“我们能感到先生是在用心灵、情感、信心和他特有的征服力领我们走进中国古代文化奇绝瑰丽的思想田园。”

    他的一个讲座在互联网上点击量很大,题目是《孔子与儒家文论中的“文质”说》,探讨古代文论中关于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问题。其间广征博引,循循善诱,不仅清晰地梳理“文质”说的传承脉系,还还原了孔子“文质彬彬”说这一极有价值的文学思想、文艺理论命题的具体言说语境——超乎有关文学内容与形式的探讨,直接关照人的生存及其发展:要成为具有一定修养、达到一定人格境界的君子,必须“文”与“质”有机结合、完美统一。能“丽而不浮,典而不野”,文质高度一致,也就达到了君子境界的极致。这种直达心底的诉求,不能不让人心生感激。这也正是教育的真谛所在。

    长华先生说过:教学是最大的科研,育人是最有价值的工程。每届研究生入学,都会聆听到他关于学问精进与道德养成关系的教诲。他强调研究生学习以培养研究思维、历炼研究能力为主,不三心二意,不好高骛远,认认真真读书,扎扎实实钻研,以严谨的治学之风,构建通往精神田园的路基。他要求学生一定要开阔眼界、熟读经典、主动学习,只有“博学于文”,当代学人所应具备的内在道德品质才有生发光大的基础。他认为:对于青年学子而言了解人类的发展历程是社会化的重要课题,而广泛的学习是重要的途径。每个民族每个时代的精神精华都凝聚在传世的经典中,人类精神文明藉此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从这个意义上说:经典文本就是人类的日记,阅读它并在阅读中丰满自己的人格,也是他始终践行着的教学理想。

    作为一位主管教学工作的大学副校长,他的教学理念和管理理念是开放的、博采众长的。他始终站在学科发展的前沿,研究高校管理以及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由他主持的教改项目《河北省音乐美术联考的创新理论与实践》、《实施实习支教工程,培养高素质基础教育师资》、《完全学分制改革的探索与实践》等教改项目三次荣获河北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作为一位教师、学者,他尊崇的是:以为师者的勤奋与信仰治学,以为范者的操守与品德做人。他说:学者可以选择通俗,但决不能媚俗,必须恪守学术的操守,才能让精神之树长青。正是这种坚持,使他在学界始终保持奔跑的姿态,步履稳健而有力:2005年由他牵头的中国古代文学博士点获批;2007年他主持申报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团队获批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011年作为第一带头人的中国语言文学博士一级学科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

    问政:源于民生之重

    民主党派是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并与之“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参政党,在激发社会活力、推进社会和谐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作用。2007年,长华先生出任九三学社河北省副主委,九三学社石家庄市主委,河北省政协常委,石家庄市政协副主席。他以严谨的问政风格、敏锐的观察视角以及崇高的悲悯情怀,忠实地履行着作为参政党一员的使命。

    许是多年来从事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使然,他的问政风格缜密严谨,所有提案,调研充分,数据翔实,诉求清晰。例如他关于“尽快建立居家养老体系”的大会发言是如此表述的——

    调查:2009年,全省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到989万,占总人口的14%,高于全国12.5%的平均水平,且继续以年均3%以上的速度迅猛增长,大大高于人口增长速度。预计到十二五末,全省老年人口将达到1100万,占总人口的15.5%。目前全省养老机构床位总数约2万张,到十二五末预计达到20万张,仅能满足3%的老年人实现机构养老,剩余老人则必须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存在成本高、设施不足、服务内容单调等问题,传统家庭养老也存在着供养系数上升、外地就业增加养老难度、独居老人增多等弊端。

    建议:我省应尽快建立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使之成为一种制度性安排,并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当中。整合社区资源,以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为基础,构建有生活服务、文化娱乐、医疗康复和紧急救助等设施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要加强职业培训,创立“社区护理”职业培训基地,在高等院校开设老年护理等专业课程。建议有条件的社区组建老年服务队,可从40-50岁的下岗人员中选拔,上门为老人服务。这个众所关心的问题发言当天既得到省长陈全国的批示。

    积极的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以敏锐独到的视角发现问题,准确表达民生愿望,长华先生的情怀,一种基于世界情感、倡导人类互爱意识的人文情怀,一种对国家、民族的命运、对人民的命运乃至对整个人类社会和大自然生存状况的深切关注与关爱。也正因如此,他的提案总能让我们感受到浓郁的人文情怀扑面而来:“我省是一个严重缺水的省份,近些年地下水超采严重,再加上环境污染加重,从而造成城市生活用水越来越少。在这种严峻形势下,如何有效地收集和利用雨水就成为当前不得不认真考虑的问题。有效收集和利用雨水是缓解我省城市用水困境的可行办法。”这是他在省政协全会上的一个提案。

    从某种意义上说,责任感应该是人文情怀的逻辑源头。无论治学、授业抑或问政,必须有责任感,才能造就公信力。只有坚持及时、公正、求实、求是的态度和对社会、对百姓负责的精神,才能提高参政议政的科学性、有效性和价值。长华先生的问政,不回避社会热点和公众关心的问题,以理性观察和富有建设性为出发点,不媚俗、不偏激、不盲从,以务实、开放、求真的心态冷静关照社会走势和民生需要,建言献策,推动和谐社会的建构。2008年以来长华先生就有11项问政发言和提案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优化种植结构,确保粮食生产安全》;
    《加快利用“清洁发展机制”促进我省节能减排工作的建议》;
    《关于做好“三年大变样”拆后改造建设的建议》;
    《开发利用燕赵文化优势,加快发展我省文化产业》;
    《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破解中小企业难题》;
    《优化专业设置,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适应能力》;
    《关于城市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问题的探讨》;
    《关于推进既有民用建筑供热采暖分户计量改造的建议》;
    《金融危机下河北省矿产资源产业发展的对策》;
    《关于增设“燕赵学者”哲学社会科学岗位的建议》;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现代产业体系》等。

    这其间汩汩流淌着的对国家、对人民的拳拳忠诚与强烈的使命意识,令人肃然起敬。他以勤勉的工作多次获得九三学社中央、九三学社省委、中共石家庄市委、市政府的表彰和奖励。

    走笔至此,窗外已是阑珊夜色,城市在月华的抚慰下睡去了;如水的清辉荡漾着,诚如先生的格调:胸襟风光霁月,精神澡雪清明。再引用一次人们对他的激赏: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摘自《河北师大报》)